31岁企业家驾驶蔚来车祸身亡,行车数据披露
2023-10-01 01:11:19

原标题 :31岁企业家驾驶蔚来车祸身亡,岁企行车数据披露

记者:张旭


近日 ,蔚来可能也没有想到,蔚车亡行自己被关注会是祸身因为一起车祸。

  

14日,车数美一好公众号发布讣告称,岁企 8月12日下午,驾驶据披上善若水投资管理公司创始人、蔚车亡行意统天下餐饮管理公司创始人、祸身美一好品牌管理公司创始人林文钦(昵称萌剑客),车数在驾驶蔚来ES8汽车启用自动驾驶功能(NOP领航状态)后,岁企在沈海高速涵江段发生交通事故 ,驾驶据披不幸去世 ,蔚车亡行终年31岁 。祸身


美一好发布讣告。

  

车主APP行车数据:出现一次急加速现象

  

林文钦好友郑先生提供的行车数据显示  ,林文钦最近一次驾驶里程为85公里,总时长113分钟,平均车速为45.1公里每小时 ,最高速度为114.6公里每小时(限速120千米每小时) 。

  

NP里程72公里,NIO Pilot自动辅助驾驶功能的使用总时长48分钟 ,领航辅助里程68公里,时间44分钟。在整个行程过程中 ,只出现一次急加速现象,并没有急减速的现象。


林文钦最后一次驾驶的行车数据。受访者供图 。

  

NP和领航辅助有何不同 ?

  

汽车分析师张翔告诉中新网,NP就是蔚来的驾驶辅助功能 ,领航驾驶是把导航和驾驶辅助相结合。从技术上来分析,NP属于L2级别驾驶辅助功能 ,领航辅助属于L3级的。行业认为,L1和L2级驾驶辅助,是由司机掌握汽车 ,L3以上 ,司机只是辅助,一旦出现车祸,车企是要担责的 ,这可能就是蔚来为什么没有进行宣传。

  

郑先生表示 ,交警方面正在调查之中,事故鉴定书还没有出来。张翔告诉记者,要分析此次事故原因,还有待更多信息披露 。

  

如果蔚来能够公布后台数据 ,比如事故发生前一分钟的 ,我们可以得知具体事故原因,比如制动踏板有没有踩下 ,目前的APP数据还分析不出更多信息 。


林文钦驾驶的蔚来ES8车祸现场。受访者供图

  

蔚来创始人李斌回应事件 :很痛心

  

在微信小程序蔚来里,标记为ES8创世版车主的用户张波-厦门发文称 ,蔚来用户林文钦先生驾驶车辆,在沈海高速涵江段撞到作业中的工程车 ,不幸罹难,对此他们感到十分难过。

  

该用户还表示,他们正在配合当地交警等有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将协助用户家属做好善后工作 。

  

在该文章下方,蔚来创始人、董事长 、首席执行官李斌表示,很痛心这样一位优秀的年轻创业者离世 。蔚来联合创始人兼总裁秦力洪也留言悼念。


蔚来创始人李斌留言。

  

不过,目前蔚来方面尚未对此次车祸进行公开回应。

  

专家 :驾驶辅助≠自动驾驶

  

对于此次车祸,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 ,无论自动驾驶还是人工驾驶,由于各种偶然或干扰因素,有些意外情况是难以避免的 ,而自动驾驶在大部分环境下 ,比人工驾驶更能快速判断环境变化,预防事故 。

  

崔东树说  :目前最大的问题是,消费者对自动驾驶出现风险的意识不足 ,在自动驾驶尚未完全成熟下,过度信赖自动驾驶是有风险的。企业有责任告知消费者,自动驾驶尚未替代人工驾驶 ,驾驶员必须随时接管车辆控制权。


7月10日 ,在河北省沧州市云图科技自动驾驶标定与维护中心 ,工作人员对L4级自动驾驶车辆进行调试  。中新社记者 翟羽佳 摄

  

值得注意的是,8月12日 ,工信部发布了《关于加强智能网联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的意见》  。

  

指导意见》提出,企业生产具有自动驾驶功能的汽车产品的,应当确保汽车产品至少满足四项要求 :包括应能自动识别自动驾驶系统失效以及是否持续满足设计运行条件,并能采取风险减缓措施以达到最小风险状态;

  

应具备人机交互功能,显示自动驾驶系统运行状态;

  

应具有事件数据记录系统和自动驾驶数据记录系统,满足相关功能、性能和安全性要求,用于事故重建、责任判定及原因分析等;

  

应满足功能安全、预期功能安全 、网络安全等过程保障要求 ,以及模拟仿真 、封闭场地 、实际道路 、网络安全、软件升级 、数据记录等测试要求 ,避免车辆在设计运行条件内发生可预见且可预防的安全事故。

  

崔东树强调 ,当下的自动驾驶存在过度宣传 、消费者认知误区等问题 ,针对不安全驾驶行为,也要有更强的提醒和其他措施来规避。

  

张翔也表示:理论上 ,L3级别自动驾驶是可以在高速公路环境下保持安全的 ,但技术还不够成熟 ,司机在开车过程中,一定要保持注意力集中 ,避免不安全驾驶行为。


编辑:范丰辉

责编 :宋方灿



RECOMMEND

推荐阅读

内裤呢 ?避孕套咋回事 ?律师析阿里女员工被侵害案疑点


对张哲瀚进行从业抵制!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出手


商丘  :确诊病例瞒报致疫情反弹


(作者:专用电瓶)